天啟四年初,巨文島。

人,到處都是人!

無論東島西島,但凡是相對平坦些,且臨近水源的空地上,幾乎都可見搭建的臨時帳篷。

總麵積僅七平方公裡的島嶼,現在住著四千餘人。即使他們大多數隻是被暫時安置在該島上的,也快逼近巨文島的承受極限了。

空間上倒冇問題,擠一擠,多搭些帳篷便能解決。理論上七百多萬平米,按每人一百平米算,也可以住七萬人。

可人是要吃喝拉撒的,光淡水供應這一項,四千多人就達到了極限。總不能用船運送淡水來解決吧。

好在楊重給巨文島主官出了個主意,挖掘水塘蓄水,不要讓溪水和雨水在用水低峰時白白流入大海。這才勉強解決了供水問題。

除了這四千多人,鬱陵島上也積壓了九千多人。不過鬱陵島上的淡水資源豐富,麵積也是巨文島的十倍。相對壓力輕些。

為了加快轉運速度,楊重又砸了十萬兩白銀,購入三條中型荷蘭蓋倫船。

蓋倫船雖然昂貴,但運輸量平均到每一位航海人員頭上,卻比福船大。而現在,楊重無法快速增加遠洋航海人員,這也便成了唯一解決方案。

另外建立西式艦隊是遲早要做的。那不如借這個機會,在那些葡萄牙奴隸出身的老船員老去之前,現在就開始培養西式船隊的航海人員。

除了這些積壓人員,當下東江鎮那邊還以每月三千多人的速度,持續向楊重輸送著人口。按沈世魁的說法,這一情況很可能要持續兩年。

這一切並非楊重計劃不周,而是遼東形勢驟變所致。

因為天啟三年以來登萊東江二鎮的反攻,迫使努爾哈赤施行更加嚴厲的禁海措施,強遷人口到內陸腹地居住。

這導致遼東半島上大批良田被拋荒,再加上其餘各種因素,引發了後金的糧食供應問題。

努爾哈赤為了壓製漢民的反抗,以及解決糧食供應問題,采取了一種直截了當的“策略”。

那便是清除治下的無穀漢民,把冇糧食吃的人直接清除掉,糧食問題可不就解決了嗎?此策俗稱“殺窮鬼”。

“殺窮鬼”隻是消減了糧食需求的問題,卻對滿洲人冇有直接好處。

努爾哈赤於是又行“殺富戶”之策,便是將家有餘財餘糧的富裕漢人殺戮,抄冇的錢糧自然歸滿洲人所有。

如此一來,後金治下的逃亡遼民陡然增多。他們的去向隻有三個,遼西走廊,東江鎮,以及渤海對麵的登萊內地。

但明廷並不鼓勵遼民移居內地,以各種明的暗的手段限製。進入內地的遼民,首先是冇有身份,得不到任何出路。其次很可能被官衙以後金奸細嫌疑的理由關押,甚至殺良冒功。

因此,除了富戶,絕大多數逃亡遼民實際是流向了東江鎮和遼西。

皮島一時之間增加大量人口,毛文龍僅憑皮島還有朝鮮義州那點屯田哪養得起?他便緊急向京師朝廷求助。

結果吏部給的回覆是要東江鎮用軍餉養這些難民。兵部的回答是讓毛收攏青壯交給遼西,那另層意思便是老弱婦孺由東江鎮養著。

最終,毛文龍還是隻能靠楊重這個渠道來解決。雖然解決不了全部,但能解決多少算多少吧。

為這事,沈世魁連那象征性的厘金也免了,人員輸運費也按接近成本的價收了,隻求楊重能儘快儘可能多的收下這些遼民。

對於楊重而言,且不說他本有現代民族觀意識,講求民族大義。就是僅從商人角度而言,他也要儘可能的收下這些遼民。

無論什麼生意,都需要儘量的與商業夥伴維持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。不能因為臨時的一些條件變化,就輕易放棄長期的合作夥伴。這是楊重的商業信條。

……

鬱陵島,雄獅穀,華環總舵。

楊重的辦公室門冇關,一名文書員咚咚敲了兩聲,便徑直入內道:“東主,海蔘崴的船回來了。據他們說,海蔘崴的外港已經解凍了,可以行船了。”

楊重內心一陣狂喜,但依舊喜怒不形於色的說道:“是件好事,立刻將回來的主官召到我的辦公室來。”

片刻後,大鬼向楊重稟報了冬天海蔘崴發生的一切。自然是包括吳巴海襲擊鎮虜島的事件。

楊重聽完後問道:“也就是說這三個部落都冇有背叛我們?”

“不錯。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他們是真心誠服於東主。也可以看出公司在此所行之策是非常有效的。”

楊重淡然道:“他們所賺的工酬遠遠超過他們往年所得。努爾哈赤時有違背承諾之舉,所以也不得這些土著信任。這些都是他們冇背叛公司的原因。

但讓他們冇有背叛的最大原因,還是我們的武力和他們所處的囚徒困境。”

“囚徒困境?”

大鬼對這個冇聽說過的詞感到困惑。

“他們都知道華環武力的強大,所以他們每家都清楚,除非他們三家一起真心叛變,纔有可能讓建虜偷襲我們成功。否則斷無成功可能。

如果自己真心叛變,彆人假叛變,那自己下場會如何呢?所以在無法判定另外兩家是否真的歸順建虜情況下,選擇就很簡單了,肯定會選擇欺騙建虜,然後給我們通風報信。”

大鬼畢竟是受楊重多年培養的羅漢,聽了一大半就完全聽懂了,連連點頭道:“東主高見。”

楊重又說道:“接下來的事,纔是真正考驗他們忠誠度的時候。”

大鬼知道楊重有大事要說,靜聲等待著。

“現在有大量遼民需要安置,兩個小島已經不夠用了。整個海蔘崴要做為我們的後方大本營。這三個部落都必須遷移到陸地上去。但我們依然會給他們提供保護。

實際上,我計劃將前沿推進到率賓河中遊到興凱湖南岸一線。而後,我們還要沿著烏蘇裡江進發到黑龍江伯力,與奴兒乾的西進人馬會合。”

“這樣的話,我們的前沿距離建虜屯兵的寧古塔,不過兩百來裡了。”

“不錯,以後從率賓河中上遊到伯力一線就是我們的前沿。從這一線到鯨海的區域就是我們的大後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