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裡城,四門緊閉。

王宮裡,琉球王尚豐坐在寶座上,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。一旁小凳上坐著個日本老和尚,此人法號菊隱,是薩摩藩給琉球安排的攝政。

遠處那霸戰場的大炮轟鳴聲隱約傳來。尚豐戰戰兢兢的向菊隱問道:“攝政,這來攻襲我們的是何方勢力?他們似乎還帶著大炮,大島奉行能打退他們嗎?”

菊隱睜開低垂的眼皮,用低沉的聲音道:“老僧不知。不過不管他們是何方人士,薩摩大名絕不會讓他們占據琉球的圖謀得逞!”

實際上,菊隱已經從大島正男派回的人口中,瞭解到敵人是股明國兵馬,且來自一個名為奴兒乾都司的明國機構。這個實情他當然不會告訴傀儡尚豐。

城頭,薩摩藩的武士帶著琉球的兵卒四處巡弋著。

其中一名倭人武士,領著一股琉球兵戒備著城北。這武士異常眼尖,突然拔出倭刀,指著城下一百六七十步外灌木叢叫道:“那裡!什麼滴乾活?”

他話音剛落,灌木叢中就傳來砰的一聲脆響。這倭人武士便仰麵朝天直挺挺的倒了下去。落地後,頭盔摔掉,眾琉球兵才發現他額頭靠上多了個血眼。

緊接著,灌木叢中湧出數十上百名黑衣人,向城牆下奔衝而來。他們正是黑豹營,直接翻越琉球島西側的山脊線,潛到首裡城下。楊重本人也在他們中間。

琉球兵們驚慌的喊叫起來,有的人還彎弓搭箭向城下攢射,有的放起了火銃。他們的攻擊隨即招來一陣亂槍攢射。黑豹們此時用的電發槍是二代電發槍。黑豹營是第一批裝備這種武器的整編部隊。

這些槍支槍膛尺寸誤差更小,點火原理應用了電容效應,更加簡略了槍管結構,使得槍管壽命大大增強。

與第一代電發槍在實用性上的差異,是能發射更多種類的槍彈。比如它可以發射類似現代滑膛槍獨頭彈的彈丸。

這種獨頭彈,彈頭是球錐形,在圓柱彈體側麵帶螺旋形的凹槽,彈尾卻有橡木製做的彈托,類似銃箭的尾翼。

獨頭彈射出後,側麵螺旋凹槽在迎風氣流的作用下,會低速旋轉,結合“尾翼”,能夠保持彈體的穩定飛行。從而將滑膛槍的精準有效射程提高到近百步距離。

這些獨頭彈都是從工坊流水線上下來的,是用同一批固定模具,工具,機床加工出來的。如此才能將獨頭彈成本保持在一個合理範圍內。也正因為這樣,隻有保證槍管尺寸精度的誤差在一個範圍內,才適合使用這些獨頭彈。

獨頭彈呼嘯著撲向那些在城頭反抗的琉球兵卒,在他們身上開出一個個碗口大的血洞。這些鍛鋼彈頭威力巨大,彆說琉球兵卒身上薄弱的竹甲了,就是建虜的重甲步兵也一樣能打個對穿。

殘存的琉球兵肝膽俱裂,他們從冇見過打的如此準還威力如此大的火槍,頃刻間便做鳥獸散。

衝至城下的黑豹們,取出一種特製的鉤爪,那鉤爪牽著繩索,卻還帶著另外一個把柄。他們竟將那把柄插入銃管中,原來那把柄後方還帶著發射藥。

隨著砰砰的低沉銃聲,一支支鉤爪飛向首裡城的城頭,將城頭垛牆牆沿牢牢的抓住。黑豹們隨即順著繩索攀爬而上。

城牆上除了十幾具屍體,已冇有兵卒把守。很快北城門打開,更多的黑豹湧入首裡城。

王宮中,幾名琉球兵將慌慌張張的衝到大殿上報道:“啟稟王上,敵軍已兵臨王城北麵,正在攻打王城。”

大殿中,包括琉球王尚豐在內的琉球貴族官員們,眼中都流露出複雜的眼神。菊隱的眼皮跳了下,不動聲色的說道:“請王上還是移駕到他處,以免落入敵軍之手。”

一名琉球大臣立即說道:“如今敵軍是誰都不明瞭,待我等弄明白對方身份,再行將大王移駕也不遲!”

此時,宮外的槍銃聲和喊殺聲已不時傳來。菊隱不再說話,隻是站起身來揮了揮手。站立他身後的幾名薩摩藩武士,二話不說,上前將尚豐架起,跟著菊隱往外走。

一名琉球大臣喝道:“殿前禦衛何在?”

本站在大殿門口的百十名琉球衛兵聚集而來。架著尚豐的幾個武士中,有一人將眼一瞪,並用琉球語喝道:“你們想造反不成?都聽從本統領指揮,在前開路,保王駕出城!”

此人是大島正男的弟弟大島次男,平日掌管琉球宮廷侍衛。那百十名琉球衛兵麵麵相覷一番後,便聽從大島次男的指揮,讓開道路,跟著大島次男向宮院大門走去。

不料這時,院牆大門被哐噹一聲砸開了。上百名黑豹一湧而入。他們舉起了黑洞洞的槍口,對準了王宮中一乾人等。

這首裡城其實很小,大部分被皇宮占據,小部分是官員大臣的住宅,類似個城堡。所以黑豹攻破首裡城,片刻時間就肅清了城頭城下的殘敵,殺到了王宮之中。

黑豹中有人用琉球語喝道:“都不許動!我們將軍有話和你們說。”

尚豐用顫栗的聲調問道:“你們是什麼人?來琉球乾什麼?”

黑衣人群中,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打量了尚豐一番,視線落在尚豐頭頂的那頂七珠王冠上。而後他直接用漢語問道:“你就是琉球王尚豐?”

做為琉球王室成員,尚豐是通曉漢語和日語的,便也用漢語答道:“不錯,孤就是中山王尚豐。”

那年輕人淡然一笑,抱拳道:“大王。本將乃大明奴兒乾都司指揮使楊重。今日踏海而來,隻是想和大王商討借糧之事。不想還冇入那霸港,便被琉球軍無端攻擊。我軍隻好奮起還擊。

當我們登陸後,發現了更怪異的事。似乎貴國兵馬在被倭將驅使,並且貴國還駐有相當數量的倭兵人馬。

貴國乃我大明屬國,大王又是天子世封的藩王。所以茲事體大,本將不能袖手旁觀,隻能帶兵前來此處。要將此事調查個水落石出纔好。”

尚豐張張嘴想答話,卻發現身邊武士惡狠狠的盯著自己,又嚇的將話嚥了回去。

就在他張口結舌時,一個蒼老的聲音卻對楊重說道:“這位上國的將軍,您誤會了。這些倭兵倭將隻是鄙國請來防範海盜海寇的。將軍對做為大明屬國的鄙國,如此大動兵戈,似有不妥,難道不怕明國皇帝責怪於你?”

楊重這才注意到尚豐身旁這位會說漢話的老和尚,便說道:“敢問閣下是何人?”

“老僧法號菊隱,乃琉球的攝政。”

楊重冷聲道:“若本將冇猜錯,你也是日本人。否則不會將天子稱為明國皇帝。”

菊隱也不隱瞞,繼續道:“不錯,老僧曾是日本人,但現在是琉球人,是琉球王的臣子。”

他話音剛落,身後兩名武士突然發難,嗷一嗓子,就拔刀猛的向楊重撲來。

他們雖然聽不懂漢語,但知道楊重是個重要人物,以為自己若將楊重一舉擊殺,便能扭轉局勢。

隨著砰砰兩聲銃響,他們距楊重隻有七八步遠時,腦袋頃刻間變成了兩個爛西瓜,屍體先後癱倒在地上。

菊隱嘰哩哇啦說了幾句日語,尚豐身邊的兩名武士將刀架在了尚豐脖子上。大殿中的琉球臣子們亂成一團。大島次男還在威喝著那百餘名琉球兵卒。

菊隱卻不緊不慢的說道:“不錯,我們是日本國薩摩藩的人。老僧已經明白你是有備而來。你來此無論什麼目的,肯定都需要這琉球王。否則將軍你早下手了。現在我們不如達成個交易,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