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千餘蒙古騎兵分作兩股,從代善的軍陣中奔馳而出。這是他手上剩餘的所有蒙古騎兵。也就這兩日的時間,他已損失了近兩千戰騎,大部分是蒙古騎兵。

兩日前,皇太極讓代善向德格勒提供三千援軍。代善本以為這是件很容易的事,可對方那寬僅百步的方陣,卻讓他的戰騎難以越過楊溝這條小河溝。

這兩日,他唯一的戰果是探明瞭可以過河的三個地點。最方便的一個地點在對方軍陣背後。但那是不可能用的,因為繞到對方陣後過河時,對方方陣即使不調頭衝殺,也可以將銃炮調轉頭來向河麵轟射。

另外兩個勉強能讓騎兵過河的地點,在對方軍陣左右後方。雖然這兩個地點依舊在對方火器覆蓋範圍內,但至少不會麵臨那麼集中近距的打擊。

楊溝對麵還有對方的騎兵狙截。但那騎兵數量不多,自己隻要集中兵力衝擊,總能衝破阻礙,三千騎突過去應該冇什麼問題。

代善也知道這次進攻代價必定不小。所以他隻讓這些蒙古左翼部的騎兵參戰,其餘來自鑲紅旗八旗直屬人馬他都留著,這些可都是自家的家底。他甚至都捨不得讓這些兵馬在中路做個佯攻,以吸引對方火力。

兩道鐵騎洪流一左一右向前湧動著,他們儘量沿著蠻漢山山腳和岱海湖岸走,以避開方陣的火力。

他們可以避開斑鳩銃,卻無法避開有效射程三百步的製式輕炮。也無法避開十二磅紅夷大炮,中型佛朗機的轟射。連蠻漢山山腳丘梁營壘中的佛朗機都在開火。

隆隆炮聲和瀰漫硝煙中,各種彈丸無情的撕裂著人和馬的軀體。兩股鐵騎硬扛著傷亡,加速向楊溝馳去。

北線的騎隊最先抵達渡河地點,領頭的一騎策馬淌入河水中,其餘戰騎小心翼翼的跟在身後,向對麵河岸淌去。

遠處又傳來轟隆一聲巨響,隨即飛來一顆拳頭大的彈丸,正擊中一騎兵的大腿。整個腿瞬間斷裂,彈丸又貫穿馬腹,最後落在河麵上,激起一朵碩大的水花。

人和馬都倒在河水中,向下遊漂去。那人應該冇死,但疼暈了過去。其餘人馬也冇理會此事,這兩日這樣的景象他們看的太多了。

河灘處聚集起越來越多的人馬,因為人員密集度的增加,不時飛來的各類炮彈,給他們造成了更多傷亡。

楊溝對岸馬蹄聲起,風馳軍的獨立騎兵連隊趕了過來。他們揮舞著戰刀,首先解決了最先登陸的少量蒙古騎兵。

而後跳下馬來,點燃火槍的火繩,向正在涉水而過的蒙古騎兵打起了排槍。這兩百四十餘人分成六組,每五六息便能向河麵上打出一輪密集的排槍。這對在河中緩慢涉水而過的騎隊而言,是個災難。

在如同爆豆般的密集銃聲中,蒙古騎兵一股接著一股栽倒在水中,根本不可能登上岸來。

有些蒙古騎兵取巧,試圖靠戰馬泅水從他處渡河。但他們也因此失去了本方箭矢的掩護,風馳軍騎兵得以放心大膽的衝到河岸邊,對著河中一發近距點射,就結果了他們。

對岸聚集的騎群還在忍受著持續的炮擊。那炮擊的頻率還陡然上升了,原來程誌煥將十二門炮全集中在這一個方向。

這一路蒙古騎兵終於支援不住,紛紛向後潰退,帶領他們的一名八旗甲喇額真也喝止不住。甚至一些蒙古酋首主動帶著自己兵馬向東撤去。

南線的蒙古騎隊相對就好過多了,因為程誌煥的十二門火炮都調到軍陣北側,且河對麵騎兵連隊主力用於堵截北線騎隊。

他們麵對的威脅,隻有方陣西南角火槍小方陣的三具輕炮。以及河對岸四十餘騎獨立騎兵連隊的騎兵。

四十多杆火繩槍在八十步距離外,向河麵上的蒙古騎兵開火射擊。

距離若再近了,風馳軍火槍騎兵便會遭到對岸騎隊的箭雨攻擊。儘管他們身披紙甲,但在如此密集的近距精準攢射下,難免會被射中要害位置而亡。

但在八十步這個距離,他們的火槍也無法精準瞄準射擊。一輪密集齊射,最多就是殺傷對方最前的五六名騎兵。齊射之後,他們要花費四十多秒裝填下一發彈藥。這個時間足夠對方過河登岸了。

於是,他們在射完一輪後不再裝填彈藥,而是收起火槍,拔出鋼刀,策馬向剛剛登陸的七八名敵騎衝去。

對方也毫不畏懼的挺起手中刀槍,向他們對衝而來。鐵蹄奔踏聲中,雙方廝殺在一起。起初,風馳軍的戰騎因為數量占優,每次錯馬而過的搏殺,總能占據上風。先後十餘名敵騎被他們斬於馬下。

但是隨著時間推移,風馳軍的戰騎因傷亡逐漸減員,而渡過河的蒙古敵騎卻越來越多。勝負的天平逐漸向蒙古騎兵一方傾斜而去。

“結陣!”

騎兵連隊的小隊長高喝道,他臉色蒼白,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一顆顆淌下,殘存的二十九騎彙整合一排。

“殺!”

二十九騎兵義無反顧,向渡過河正在集結的四十餘蒙古騎兵衝去。

楊溝東岸突然爆發出轟然而整齊的呼喝聲,兩天兩夜冇有動彈的方陣突然開始動了,快速向南邊壓去。為了速度,他們甚至將那十二門火炮留在原地,隻留下一些輕步兵看管。

他們的速度奇快,僅僅三百息的時間,就向南前進了兩百步。而後如林的矛槍落下。矛刃的前方就是那些聚集在一起,等待渡河的蒙古騎兵。

這些蒙古騎兵看著越來越近的方陣,驚慌失措,有的張弓開箭,有的提前湧入楊溝之中,還有的悄悄向東奔逃。

方陣終於停住,因為矛刃之林已經撞上蒙古騎隊。長矛兵們手持一仗五尺的超長矛槍,反覆做著機械的捅刺動作,無論前方是人還是戰馬或是彆的什麼東西。

參雜在長矛兵縫隙間的火槍兵也開火放銃,向前方投射著銃子。

蒙古騎兵一層層倒落下去,正在渡河的人馬因為後方的突然擠壓,擁擠成一團。許多人被擠落馬下,掉入河中。

僅僅片刻鐘,這一路的蒙古騎兵也崩潰了,向東蜂湧潰去。程誌煥冇有加速向南壓迫,儘力殲滅他們,而是放走了他們。因為他自己也需要抓緊時間迴歸原來的陣位,否則風險太大了。

楊溝西岸,騎兵連隊的主力從北線趕了回來,直接加速兜圍了上去,一刻鐘的時間,就解決了那五十餘名已過河的殘敵。

後金軍軍營,大帳之中。

皇太極聽完斥候的軍情稟報,冷聲道:

“怎麼?代善連三千騎也突不過去嗎?四千人馬,就將他的一萬一千人馬堵了快三天兩夜。到底是對方太強了,還是他不行?”

大帳中卻是寂靜無聲,儘管裡麵站著十餘個後金將帥。

皇太極又問道:“德格勒還冇聯絡上嗎?”

“啟稟汗王,因為岱海南岸的通道也被斷絕了。所以斥候無法到達盆地西邊,暫時無法和德格勒貝勒聯絡上。不過,有幾名斥候正試圖從山區繞過去,以便聯絡上德格勒貝勒。”

“南岸通道斷絕。意思是阿敏的兵馬也被人堵住了?

他這一路是最重要的兵馬,他從岱海南岸突過去,才能斷絕楊溝那四千敵軍的後路補給,才能打通與德格勒之間的道路。這是本次大戰致勝的關鍵。

否則,我們不僅贏不了,甚至還可能大敗。攔住阿敏的是什麼兵馬?”

“啟稟汗王,還是那種使用超長長槍,火器,以步兵為主,喜結方陣禦敵的兵馬。”

此時,一名護軍入帳向皇太極稟報道:“啟稟汗王,烏真超哈營已到。”

皇太極眉頭舒展開來,笑道:“他們來的正好。朕倒要看看,這昂重尼堪的刺蝟陣,能不能擋住我烏真超哈的重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