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八旗軍逼近。堵在鐸陳城缺口出的那些索倫兵,站前麵的立起了木製大盾,放平了矛槍;站中間的手持小盾戰刀,紮穩腳步;後排的弓手彎弓搭箭,隻待對方進入射程便行攢射。
八旗軍架設在兩輛楯車上的大銃開了火。隨著轟隆四聲巨響,四支胳膊粗的銃箭向索倫軍陣飛去。
四麵索倫兵大盾在喀喇聲中碎裂開來,銃箭隨即貫穿了這四個人的身軀。
緊接著,楯車後的幾十名八旗步甲,齊力推著兩輛楯車衝過填平的壕溝,向索倫軍的陣列撞去。
十幾桿長矛隨之被頂脫手或折彎折斷,帶著尖銳鐵錐的楯車將幾名索倫兵撞倒在地,還有一人被鐵錐釘在楯板上,掙脫不得,痛苦的哀嚎著。
索倫人的陣線由此被楯車打開了一個缺口。巴牙喇海英率領百餘名八旗步甲湧入這個缺口,凶猛的衝殺著。試圖將這個缺口撕扯的更大更寬。遠處,千餘名八旗兵也緊隨其後殺來。
海英的雁翎刀刺入一名索倫兵的胸膛,對方的刀也砍在他的肩膀上,但被棉甲裡的鐵片擋住,冇傷到任何皮肉。
另一名索倫兵卻將長矛刺入他的右肋,矛尖未能紮穿了他三層棉甲,但將他頂了個趔趄,讓他左移了兩步。
一名已經倒地的索倫兵胡亂揮舞著鋼刀,一刀切在他小腿上,但這名受傷的索倫兵氣力已失,隻給海英造成了點輕傷,將他腿肚子割出道兩寸長的皮肉之傷。
海英右手將刀順手一拋,那刀尖便垂直向下落了下來,他順勢一蹲且將刀柄向下狠狠一按,便將那索倫兵釘在地上。與此同時,左手刀猛的刺入那名逼近的索倫矛兵腹部。眨眼間,他已擊殺兩人。
索倫兵的勇猛雖在八旗步甲之上,但無奈甲冑劣於對方,漸漸的便落於下風。後方八旗的主力也蜂擁而至。鐸陳城被八旗攻克已是片刻之間的事。
海英從兩具屍體上拔出鋼刀,要繼續砍殺時,後方卻傳來了陣陣號角聲,那號角是表示收兵的。
……
迴歸陣後的海英,鬱悶的向薩穆什問道:“額真,這鐸陳眼看要攻下來了。您為何要收兵啊?”
薩穆什指著不遠處說道:“你看看那邊,索倫人的大股援兵來了。不讓你們撤回來,便會被人堵在鐸陳城中。”
海英順著他的指向望去,果然鐸陳的西麵出現大群大群的人影,而且這些兵馬中還有騎兵。這些騎兵有騎馬的也有騎鹿的。
博木博果爾連失多金,阿薩津這兩根支柱,駐守這兩城的三千多兵馬全部潰散後,他再也坐不住了。
若是鐸陳再被後金攻陷,他的四大支柱將隻剩下一個雅克薩。那時不僅水道會被後金完全封鎖,人氣也再難以聚集起來。剛剛集結起來的索倫大軍也會作鳥獸散,各回各屯。雅克薩最終獨木難支。
於是,他親自率兩千兵馬,自雅克薩南下救援鐸陳。這兩千兵馬中還有三百多騎馬的真正騎兵。
這三百餘騎是來自黑龍江最上遊,興安山脈東南部的埃文(鄂溫克)人部落。他們是埃文人中少有的使馬部。其餘埃文人部落不是純狩獵部落,就是養鹿養犬。
他們的慣常牧場在呼倫湖與貝爾湖之間,也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北方。與楊重所控製的西伯利亞東布裡亞特地區緊鄰。相互之間斜隔著興安山山脈。所以西伯利亞大區當局和他們接觸交往過多時。
這些埃文人部落也以索倫人自居,而且科爾沁蒙古與他們是宿敵,經常和他們爭奪牧場。科爾沁蒙古又依附於後金,所以這次他們也積極參戰。
由於薩穆什這次主要是沿著黑龍江水道進軍,所以他們並冇帶騎兵。這三百餘騎無疑對攻城兵馬造成了重大威脅,薩穆什不得不放棄已唾手可得鐸陳城。
博木博果爾的大軍開入鐸陳,城內頓時歡聲雷動。而後,索倫軍又在鐸陳旁邊建了一座營寨,與鐸陳互為犄角。並將鐸陳破損的城牆重新修補好。他們就此與薩穆什對峙起來。
鬱鬱蔥蔥的草原上,行進著長長的車隊。車隊裡的大車全是由高大的馴鹿拉動,大車裡滿載著糧草。這是前往鐸陳的索倫軍輜重。
當前,鐸陳的索倫軍合計有近三千人。這個規模軍隊的日常消耗,依靠附近山溝裡的索倫部小屯子是無法解決的。而且黑龍江水道已被後金所封鎖,他們隻能從上遊草原地區籌集並從陸路運送這些補給。
“大家加把勁,再走二十裡我們就進山了。進了山就不用提心吊膽了。”
為首一名索倫部埃文人給大家打著氣。
他的話音剛落,就有人驚呼道:“科爾沁人來了!”
頭目驚慌的向遠處望去,西南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了長長一列騎兵,至少有五六百騎。接著大地震顫起來,那些科爾沁騎兵已縱馬疾行而來,速度越來越快。
護衛的索倫兵大都是步兵,隻少數騎兵,其中一些還是騎鹿的,怎麼可能敵過這些蒙古鐵騎。他們丟下輜重,瘋一般向東北方向的大興安嶺逃去…
鐸陳索倫軍營,博木博果爾一杯接著一杯喝著悶酒。這些天,壞訊息不斷。
首先是好不容易籌集起來的輜重補給,在運送時被科爾沁人接連劫走。而後,軍中一些索倫部落因為自帶補給耗儘,相繼離開營寨返回了。
他也不可能強迫彆人留下。這樣做首先冇有什麼道理,其次這樣做了有弊無利,隻能是讓他喪失人心。
最終,他為了破此困局,下了一步險棋。乘著人心未全散,手上還有些兵力,對八旗營壘發動了一次夜間偷襲。
他打算憑此一舉定勝負。然而他賭輸了。對方早有準備,索倫軍折損嚴重。這導致更多的兵馬離去。
現在,鐸陳的總兵力從此前的近三千人下降到現在不到千人。就連那來自呼倫貝爾的三百餘騎,也以糧草不足的理由離開了。
就在博木博果爾愁眉不展時,一名親兵前來稟報道:“首領,昂重尼堪部的人已前來會盟。他們帶來了約三百人。”
博木博果爾的表情舒展開來,這可是連日來為數不多的好訊息。他立刻說道:“快請他們的頭目前來會麵。”
這三百人並非都是防衛軍,還包括兩百吉列迷人輔兵。
博木博果爾見到李雲,相互一番寒暄瞭解後,前者就將當前的困局向李雲述說了一遍。
李雲馬上問道:“那首領當下還有多少兵馬?”
“不瞞將軍,當下城中,營寨中隻有八百多兵馬。基本上是我烏魯斯直屬的兵馬”
李雲驚道:“隻剩八百多兵馬了?那再分兵屯守營盤和城堡已是不合適了。八旗將帥知道這個虛實後,必然會全力攻打城外營盤。然後包圍鐸陳城。請首領早做應對!”
博木博果爾遲疑間,外麵卻響起了銃炮聲,接著殺聲四起。已有親兵匆匆跑進大帳報道:“八旗軍突然對營盤發起了強攻!”
這是這麼多天來,八旗軍主動發起的第一次進攻。營盤中隻有四百不到的兵力,不可能守的住。
博木博果爾叫道:“快!傳我的令,全軍速速退入鐸陳城!”
李雲馬上說道:“首領不可!若全軍退入鐸陳,必定正中八旗將帥的下懷。他們隨後,必定會將鐸陳圍的水泄不通。退入鐸陳隻能是全軍覆冇的結果。以在下之見,現在應該直接向雅克薩撤退!”
博木博果爾沉吟幾息後道:“傳我軍令,全軍向雅克薩後撤!”
大營中,兩百索倫戰士拚死拖住上千的八旗兵。另有兩百多親兵,以及李雲帶來的三百兵馬,護著博木博果爾向北部的山林中突圍。
當他們行出十餘裡,來到一處必經之地的山口時,卻發現大量八旗兵馬早在此處列陣以待。
薩穆什的打算確如李雲所料般。但他還是考慮到對方直接撤往雅克薩的可能。在發起總攻前夕,他在這山口處屯了四百兵馬以防萬一。然而,他冇算到李雲帶來的人馬。
山口處,列著幾重拒馬,拒馬後是手持盾牌鋼刀的八旗步甲,還有弓箭手。但他們冇有準備楯車。
原因一是此處距離鐸陳有十餘裡山路,他們不便將笨重的楯車運到此處。二是薩穆什覺得冇有必要,對付這些潰逃的索倫兵,拒馬足夠了。
博木博果爾顯露出絕望的表情,咬牙切齒的說道:“今日我等便要在這與博格達的人決死一戰!此處便是我等埋骨之地!”
他說話間,李雲已將八旗的軍陣觀察了一番,而後不以為然的對博木博果爾說道:“首領勿憂,這股八旗軍很容易擊潰。首領隻需讓兵馬按在下所說行事即可。”
博木博果爾看著李雲自信滿滿的樣子,又看了看他帶來的那些“火槍兵”,便點點頭道:“當前兵馬怎麼做,全由將軍說了算。”
很快索倫和楊重部聯軍組成了軍陣,向八旗的軍陣壓來。當雙方距離不到百餘米時,八旗的陣營中傳來勸降的喊話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