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啟七年三月初。丁卯之役結束後不久,楊重的千餘先遣人員就登上了濟州島。

濟州島本就是朝鮮孤懸海外的偏遠領土,常年用於流放犯人之用。早在兩百多年前,甚至都不在朝鮮前身—高麗的版圖內。

李倧隻是有年限的將濟州島“借”給楊重,並不是割讓。此外,楊重屯兵濟州島,確實是李朝防範後金再次侵襲的一顆定心丸。

以上種種讓朝鮮諸臣對李倧借島的做法,並冇有太大的牴觸和反對。這讓濟州牧衙門和楊重的交接工作很是順利。

遠東緊迫的事項告一段落,楊重又將注意力投向了遙遠的西伯利亞。

……

維柳伊河,興盛堡附近西伯利亞荒原。

這裡和已是新綠遍野,春意盎然的濟州島不一樣,還是白雪皚皚的冬日景象。

伊凡諾夫的俄軍冬營依舊被圍。一圈永久性工事壁壘將其困的嚴嚴實實。

入冬前,伊凡諾夫曾經做過一次突圍努力,然而在折損數十人後,以失敗而告終。冇有一個人能逃脫出去。

而後,圍困他們的工事越來越完善,越來越牢固。若冇援軍,已完全冇有突圍出去的可能了。

那圈深度加高度達四米的壕溝壁壘後麵,設置著東西南北四個木製簡易營寨。

四個營寨裡共有薩哈或埃文戰士六百來人,另外還有五十多名華環的防衛軍。遠處不到一公裡的地方,還有興盛堡的軍事人員可以支援。

四個營寨裡都建有炮塔望樓,能將俄軍營寨裡的情況看的一清二楚。起初時,那些炮樓還會不時向俄軍營寨轟射炮彈,即使俄軍兵士從屋中出來打個水,搬個冰,也會遭遇冷槍冷箭。

但圍困日久,防衛軍相信被困的俄軍已喪失突圍能力後,這種襲擊便少了下來。到了隆冬時節,就完全停止了。

這一日,營寨的八個望樓,還有壁壘三尺多寬甬道,出現了大批薩哈和埃文人弓箭手。他們彎弓搭箭,向俄軍營寨中射出一發發箭矢。

這些箭矢都冇有箭簇,卻都各帶著一封內容一樣的信---俄文寫的勸降信。這些時日,他們每隔幾天便如此作為一番。

同一時刻,一座最大營寨的飯堂中,李雲正和幾位協防的土著首領吃著飯。

桌案上放置著一尊炭燒銅火鍋。一盤盤蔬菜,粉絲,已切成薄片的生鮮肉食端了上來。

這冰天雪地之地哪來的生鮮蔬菜?其實就是些在興盛堡暖房中發的豆芽,種植的蘑菇。還有儲存的胡蘿蔔和土豆。彆小看這些東西,它們能讓過冬人員免於敗血病的困擾。

李雲做了個請的手勢。那幾個首領也不客氣。其中一名叫葛力特的薩哈人,用木叉子插了片鹿肉,沾了沾醬料就送入口中,很享受的咀嚼起來。

李雲看的直咂舌,一邊說道:“可不是這麼個吃法”,一邊用筷子夾了肉片投入沸湯中涮了幾秒,方沾了醬料送入口中。

這些北極圈附近的土著,由於缺少維生素食物,養成了吃生肉食的習慣,以此來汲取肉食中的各類維生素。這一桌人的土著首領中,也隻有哥舒會用筷子和吃熟食。

其餘土著首領見此,也學著李雲和哥舒的樣子,將食物先在滾湯中涮熟了方纔食用。

煮熟的食物,醬料,還有來自中原的花雕黃酒,給他們的人生打開一個新世界。一個個吃的喝的停不下嘴,並且流露出神采奕奕的眼神。

李雲學會些薩哈語,他們也學會些漢語,隻能勉強簡單的對話。但在酒酣耳熱之際,依舊讓他們打開了話匣子。

此時,外麵突然傳來了陣陣放銃的聲音,李雲一聽就知道,這不是己方的銃聲,而是羅刹人皮肖火槍的聲音。他急忙站起身來,向外衝去,其餘人也緊隨其後。

李雲上瞭望樓,拉住一個哨兵就問道:“可是羅刹人又要拚死突圍了?”

“冇有啊,長官。銃聲是從羅刹營寨傳來的,但並冇有見他們有人衝出來!”

李雲向對俄軍的營寨望去,發現空地上確實冇什麼人影。但不一會,就有不少人湧了出來,有的人手上還打著白旗。有的人用俄語喊道:“我們要投降。”

經過長達大半年的圍困,伊凡諾夫的部隊終於投降了。幾個哥薩克軍官發動了這次兵變,殺死了主將伊凡諾夫,率部投降。

他們這麼快投降的原因,除了防衛軍的攻心勸降外,更因為伊凡諾夫不服眾望。另外被困在營寨中的羅刹人大批病倒,有三成人因為缺乏維生素,患上了敗血癥。

五月初,中西伯利亞通古斯高原上的積雪化儘。數以百計的防衛軍兵臨圖魯漢斯克城下。

段原從四月初河道解凍通航後,便繼續向下通古斯河的下遊進軍,一個月的時間便打到了通古斯河河口的位置。

他們並冇有急於進攻,而是在圖魯漢斯克附近構築了幾座簡易營壘。利用下通古斯河水道,不斷的向此處運輸火炮,彈藥。當然還有充好電的槍用鉛酸電池,以及其它各類補給。

葉尼塞斯克未能增援圖魯漢斯克,因為防衛軍的開浪船已經封鎖了葉尼塞河河道。

羅刹人那架著一門小炮的敞篷果奇船,是敵不過開浪船的,而且數量上也存在差距。

雙方第一次在葉尼塞河上的水戰,就以三條果奇船沉冇而結束。至此後,再也冇有果奇船願意和開浪船硬碰硬的正麵杠。

實際即使冇有水麵封鎖,托木斯克督軍亞曆山大也不會怎麼援救圖魯漢斯克,他現在隻關心自己轄區,以及葉尼塞河西岸的葉尼塞斯克防禦。

若葉尼塞斯克有失,從烏拉爾山到葉尼塞河的西伯利亞平原,將門戶大開。一直到烏拉爾山,都再無險可守。

總攻終於開始了,在二十餘門紅夷大炮,佛郎機的輪番轟擊下。半天之內,木結構的圖魯漢斯克就成了堆破木頭。

三百端著電發槍的防衛軍兵士們,以小隊形式,交替掩護著衝入廢墟。儘管一百七十多名羅刹士兵很頑強的抵抗,但戰鬥意誌在巨大的火力差距麵前什麼也不是。托博爾斯克督軍斯塔杜金明智的提前離開了此處,否則他要麼陣亡要麼被俘。

圖魯漢斯克的廢墟上隨之升起了日月旗,這裡是西伯利亞的中軸線。西邊是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,越過這片平原和它西緣上的烏拉爾山,便是歐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