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著雙甲的巴圖爾邁步飛奔,發現前方朝鮮兵的背影距自己不過兩尺,他猛的捅出一刀,直接給對方一個透心涼。

“三個”他心裡默數到。此前他已砍殺了兩名朝鮮矛槍手。再殺兩名敵軍,他便有資格從紅甲巴牙喇升為白甲巴牙喇。

此時前方的屍體已倒下,他看到十米外的壕溝,那壕溝裡的人挺起瞭如林的矛槍,還有不少人端著或架著火銃。

接著他聽到轟的一聲炸響,頓覺自己被人重重向後推了一把,霎那間就被頓住了前衝的腳步。而後他感到五臟六腑似乎被人掏空一般難受,渾身力氣儘失。垂頭一看,自己肚子上炸出一個海碗大的血洞。

一顆約二十毫米的彈丸穿過了他的雙層棉甲,最後將他肚內的器官攪成一堆肉醬。這彈丸是電發滑膛槍所射。

緊跟著這聲槍響,幾乎所有朝鮮銃手都開火齊射。銃聲如同新年的爆竹般密集。

這些銃總共有千餘支。不僅有從城牆後退下來的單兵勝字銃,還有天地玄黃這些大銃。這些十四十五世紀的火器是很落後,但殺傷幾十米範圍內的敵軍步卒還是綽綽有餘。

更何況,朝鮮銃手給它們裝填的都是銃箭,這些銃箭五花八門。有勝字銃發射的小箭,也有黃字銃射出的用於海戰中破船甲的大箭,那大箭最大的有十幾斤重。還有用於散射的集束箭。

由於這些火銃膛壓不夠,打遠處的目標,這些銃箭隻能是曲線拋射出去。要命中目標,得下落過程的末期剛好擊中。

但若目標在幾十米的近距離內,卻可以水平直線轟射,隻要在這條直線上的目標便有可能被命中。因此麵對同樣的人群,這樣直射的命中機率相對拋射要高多了。

如此近的距離,即使勝字銃的小銃箭也能破單層棉甲,天地玄黃等大銃大箭就更不用說了。

硝煙瀰漫中,數以百計的八旗甲士都被殺傷在地。城牆和壕溝之間的區域內到處都是屍體,他們身上插著各類銃箭。這些屍體大多是披著雙層甲的重甲兵,但依舊無法避免被各類重型銃箭洞穿身體。

放完銃的朝鮮兵士們蹲下身去,繼續裝填彈藥。那些大銃並不是置於壕溝中,而後是置於壕溝後方的掩體之後。這樣朝鮮銃手才能方便的操作這些大銃。

殘存的八旗甲士被打懵了兩三息時間,又揮刀衝上前來。擺在他們麵前的是如林的矛槍。

牆外的八旗兵雖聽到連片的炸響,卻不知道發生什麼事,依舊源源不斷的越牆而入。其中還有些弓箭手,但他們的箭矢難以對壕溝中的守軍造成傷亡。

一名八旗重甲兵被五六支矛槍逼住,他便奮力揮刀,砍斷兩支竹竿,正要前衝時,又被一發電發火槍的彈丸射翻在地。

還有名凶悍的八旗步甲,看到如林的矛槍,直接躍起身來撲到這些五米長的槍桿之上,試圖要硬闖入壕溝中。壕溝中卻又密集的探出兩米多長的矛槍。他的脖頸立刻被一支矛刃刺穿,屍體隨後滑入到壕溝之中。

壕溝前的八旗甲兵越聚越多,此時又響起隆隆炮聲。三麵壕溝後,三十六門防衛軍火炮陸續近距轟射,所射的全部是百子彈,葡萄彈等霰彈。

本雲集的八旗甲兵成片的倒下去,本密集的人群轉眼間又變的稀疏起來。倖存的人也已經崩潰,轉身向後方奔逃。即使牆外的八旗兵也被隆隆的炮聲嚇住了,放慢了向牆內翻爬的速度。

但千米之外的營寨,鼓動進攻的鼓聲仍舊不停的敲著。八旗甲兵們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進攻。然而城牆和壕溝之間如同一個無底洞,不停的吞噬著人命。

無論翻牆過來的是什麼人,幾十息內必將在炮子,銃箭和矛頭之下變成一具屍體。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,三麵城牆之後已是屍積如山。

在後方指揮的阿敏等後金將帥終於發現了不對勁。平山城內的銃炮之聲並冇有隨著時間推移,稀疏下去。這說明本方的進攻並不順利。

等前沿的人回報戰況後,阿敏總算明白過來,他急喝道:“快!傳令下去,暫停向城內進攻,趕快想辦法將這圈城牆扒掉!”

這道看上去低矮,都不能算城牆的牆,在楊重手裡卻成了死神之牆。它擋住了八旗的楯車,擋住了八旗弓手的攢射掩護。

翻牆而過,又被壕溝槍林攔住的八旗兵,如同困在籠子裡的獵物,成為銃手,炮手的活靶子。

一眾阿哈在牆腳下揮舞著鍬鎬,奮力挖掘著。楯牆後的八旗弓手持弓搭箭為他們提供掩護。阿敏希望通過挖牆腳的方法,將石頭城牆挖倒。可要將這厚重的石頭城牆挖倒談何容易,那有相當大的工程量。

這時候,一些碩大黑乎乎的東西從牆頭拋投出來。都是些小號的震天雷。威力等同後世普通手榴彈的它們相繼爆炸。硝煙瀰漫和炸響中,挖牆腳的阿哈們又被炸死炸傷一片。

阿敏隻感覺口中發苦,他都不敢去盤算估計已損失了多少人馬。

他無奈的下令道:“傳令,收兵!”

等阿敏的兵將回到營寨,仔細一統計,今日他已損失了三千兩百七十三人。而且這三千兩百七十三人中大多是甲兵精銳,阿哈反而死的少。

第二日,大批的八旗兵屍體被從牆內拋了出來。阿敏冇有發動新的進攻,隻讓人打著白旗,將這些屍體收回。

阿敏不是不想繼續打,而是和當年的莽古爾泰一樣,不敢打了。

當前加上此前折損的人馬,共折損了一成半人馬。這個損失,隻要朝鮮能同意些議和條件,勉強還能算自己勝了。

但若是自己再折損一成人馬,那麼無論結果如何,自己都算是輸了。

阿敏不再強攻,隻是將平山四麵圍困起來。在他圍困之前,平山軍遞送戰報的信使已從南門出了城。

不過阿敏自己也明白不可能將平山圍困多久,因為後方幾條大河的河水就要解凍了。劫掠來的糧草也堅持不了多久。

江華島行宮。平山大捷的訊息已傳到此處,李倧和群臣開始慶賀起來。

薑過幾次求見,卻被李倧故意晾在一旁。但其後,因為一小隊八旗人馬出現在江華島對麵的荒郊野地中,還有崔鳴吉的數次力勸,李倧最終還是再次接見了薑過。

薑過按照阿敏的意思,與李倧達成了協議。隻有寥寥三條。一金國和朝鮮互市。二朝鮮斷絕與明往來,對外不再使用大明年號。三金國,朝鮮結為兄弟之盟。而金國所保證的義務是永不犯朝鮮之境。

至於朝鮮斷絕對楊重和毛文龍貿易,對這兩部進行物資封鎖的事卻是隻字未提。就更彆說那收回皮島,巨文島,鬱陵島的事了。